找到相关内容194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玄奘门人——窥基法师

    诸家,所以时号“百部疏主”,或曰“百部论师”。  窥基的著作,分为两个部分。一部分是他参加译场时的译著,根据《开元释教录》卷8统计,标明他笔受的有《辩中边论颂》1卷、《辩中边论》3卷、《唯识二十¨卷...唯识二十》、《唯识三十》、《成唯识论》、《摄大乘论释》、《辩中边论》和《因明入正理论》等印度唯识宗祖师弥勒、无著、世亲、护法、戒贤等关于唯识的大部分著作。其中,《成唯识论》的翻译,是在窥基的建议下,...

    崔正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4769565.html
  • 印度因明之 人物

    唯识二十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、《大乘成业论》、《摄大乘论释》、《大乘五蕴》、《佛性》等。 陈那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重要理论家,新因明学说的奠基人,印度中世纪逻辑之父。南印度香至国人,属...一切因缘所生的事物均无自性,亦即为“空”,这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存。是诸法的实相。他用真俗二谛来解释诸法实相与宇宙万有的关系,并用“中道”将二者统一起来。在解脱方面,主张涅盘即等于世间,反对脱离世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5238621.html
  • 论玄奘精神

    663),5 年中共完成14部680卷,平均每年完成136卷,每月完成10卷,这较过去增加了将近一倍。玄奘所译的最重要经典如《大般若经》、《成唯识论》、《唯识二十》都是在这段时期完成的。玄奘这种精厉...介绍给中国,并在中国发展了唯识学的理论和因明的理论,创立了法相宗;与此同时还把中国的文化知识介绍给印度,翻译《道德经》、《大乘起信》为梵本。就当时的学术情况看,他确是攀登了学术高峰,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...

    黄心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543892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三一玄奘法师

    至二十三年(649)五年间为第一时期,以译《瑜伽师地》为中心。此是奘师西行心愿所寄,所以先译。同时译出这一系的“十支”各论,《显扬》二十卷,《摄论》三卷,《杂集》十六卷,《唯识三十》世亲本颂,《...边论》、《异部宗轮论》、《唯识二十》,都是奘师主译,窥基笔受,因而创开中国法相唯识学派。  公元653年,日僧道昭随使来长安,与窥基一起,从玄奘受学,受到奘师亲授。归国时,奘师授与《佛舍利经论》,携带...

    纯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2839460.html
  • 吕澄:缘起与实相(下)

      [二○]唐译“唯识二十”识从自种生颂释文。  [二一]唐译“摄大乘本”卷一、安立此相段。  [二二]荻原云来“二十颂成唯史论和译”附注。  [二三]唐译“摄大乘本”卷二、“入所知相分”如何悟...表像只是意识本身的投影,不必有客观的实在。这些都属于“唯识”的学说。“唯识”一名词原语为“毗若南补底”(Vijnyapti)指的是意识有所表白的状态[二二]。很容易引申出极端的解释,需得好好地加以辨别...

    吕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90039947.html
  • 玄奘法师的译经事业

    明染净以立教之旨的《显扬圣教论》二十卷;发展瑜伽学说,特阐所知依,开创唯识学的《摄大乘》三卷,及此的世亲、无性的释本各十卷;综括瑜伽法门,以三科为宗,建立法相学的《阿毗达磨杂集》十六卷;别广唯识...如是理趣妙契中道,亦善符顺《般若》等经”,以表示他所信解的大乘中道义乃是一贯中覌、瑜伽两系学说的看法。又出世亲菩萨成立唯识无境义的《唯识二十》二卷,以之和《唯识三十》相辅而行。还补译“六足”中之《...

    游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1040031.html
  • 与佛学研究新鲜人漫谈

    释迦牟尼佛就在我的眼前一样,有说不出来的感动,而且是非常直接、亲切的感触。或者读《唯识二十》梵典(世亲菩萨造)的时候,偶尔晚上也会梦到好像在和世亲交谈,那种人文科学性的亲密感有时很难说明。至于数学、物理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1941073.html
  • 大乘小乘佛教是怎么区分的?

    得名,该派的理论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,主要经论是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合伽师地》、《唯识二十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。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,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,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;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,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。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,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,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。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“识”所变现出来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1943513.html
  • 唯识学的两次译传 《大乘起信》为昙延所造

    律天解释。《成唯识论述记》评陈那以相分为行相,犹为过度之。)、《二十唯识》(护法解释此,义净有译名《宝生论》。《唯识二十论述记》之作,本为翻译护法释文之准备。可见护法文章极不易解。陈真译本译本...。  四、真谛所译传《转识论》,即是简略解释世亲《唯识三十颂》的,并且明显为安慧义,则真谛与般若流支已译世亲《唯识二十》外,又译出了安慧《唯识三十》略本。菩提流支所译《大宝积经论》四卷,据《丹珠尔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747433.html
  • 佛教文献学

    Paris,1907)与法译本(Paris,1911)、世亲《唯识二十》(Vim!s/atika^)、《唯识三十颂》(Trim!s/ika^)的刊行(Vijn~aptima^trata^siddhi,...二十世纪的欧洲各国,在对佛教各哲学学派的文献研究中,有谢尔(S. Schayer,1899~1941)与突克先(P. Tuxen,1880~1955)对月称《净明句》的研究、图奇(G.Tucci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049574.html